新鲜出炉!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正式发布了2025QS亚洲大学排名。
北京大学连续3年占据榜首,复旦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进入亚洲前10。香港大学蝉联亚洲第2,香港中文大学位列亚洲第6。
PART.1
中国香港高校排名
在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,中国香港有11所院校上榜,7所排名均有进步。
其中5所港校成功跻身亚洲前50位,包括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。
1
香港大学
香港大学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蝉联亚洲第2位,连续两年创佳绩。
港大表示,这项非凡成就展现港大致力成为亚洲顶尖世界级大学的决心,大学将持续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,在教学、研究及知识交流等多方面追求卓越,并进一步提升国际声誉。
2
香港中文大学
香港中文大学在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攀升4位,位列亚洲第6位,突显港中大在亚州高等教育界的影响力和领先地位。
港中大指成绩理想,印证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领先地位,大学亦会继续追求卓越,在创新研究及教学精益求精,同时加强与各地高等院校间的协作,为香港、国家以至全球作出贡献。
3
香港城市大学
香港城市大学在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亚洲第10位,排名较去年跃升7位。
港城大在多个评审指标表现突出,于“全球拓展”的三项分项,包括“国际教师比例”、“入境交换生比例”及“外出交换生比例”位列亚洲第1,在“国际学生比例”分项亦取得满分。
4
香港科技大学
香港科技大学在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位列亚洲第11位,较去年上升了4位。
港科大表示,大学会以此作为参考,将继续努力,在教学产研各方面不断求进,为社会作出贡献。
5
香港理工大学
香港理工大学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,位列亚洲第17位,较去年跃升6位,跻身亚洲前20位。
港理大在多项指标表现出色,其中在“国际教员占比”连续两年取得满分,并在“论文篇均引用率”及“国际研究网络”两项获得优秀成绩。
港理大校长滕锦光表示,对排名结果感到鼓舞,大学一直在教育、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,未来将加强与全球各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,大学亦将配合政府打造“留学香港”品牌,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。
6
香港浸会大学
去年排亚洲第64位的香港浸会大学,今年位居亚洲第71名,排名与“985工程”的西安交通大学(72)相近。
7
岭南大学
岭南大学在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亚洲第188名,领先于“985工程”的中国农业大学(190)。
8
香港教育大学
香港教育大学首次参与QS亚洲大学排名,在984间亚洲高校中位居亚洲第212位,位列前25%。
此外,教大于早前公布的QS之星大学评级系统中,获评为“5星院校”,显示教大在教学、科研及设施等方面的不凡实力。
教大校长李子建表示,教大首次上榜,即获得令人鼓舞的成绩,是对大学全体师生及各部门团队多方面工作指标的认可,未来将会继续努力,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作出更大贡献。
9
香港其他高校
香港树仁大学:香港树仁大学去年排亚洲第351至400位,今年升至亚洲第342位,排名领先于“211工程”的西南交通大学(348)。
香港都会大学、香港恒生大学:两所高校今年同样位列亚洲第541至560位,与“211工程”的贵州大学排名相近。
QS形容香港是亚洲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,更于亚洲十大学府中占有三席,建议香港继续通过推广“留学香港”品牌等举措,持续吸引全球人才及海外学生,确立作为国际学术和研究枢纽的地位。
PART.2
中国澳门高校排名
在最新公布的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,澳门地区共有3所高校榜上有名。
其中澳门大学位列亚洲第99位,澳门第1位。澳门科技大学位居亚洲第226位。
而澳门理工大学则位列亚洲第451-460位,和去年的排名(601-650)相比有显著提升。
PART.3
中国内地高校排名
中国内地高校在本次排名中表现出色。北京大学蝉联榜首,复旦大学上升至亚洲第5位,清华大学排名亚洲第7,浙江大学位居亚洲第8,上海交通大学位列亚洲第14。
总体来看,中国内地有4所院校进入前10名,10所院校进入前50名,22所院校进入前100名。
(来源:2025QS亚洲大学排名/各大港校)
以上就是2025QS亚洲大学排名的基本情况。排名确实具有参考价值,但不能作为评判大学的唯一标准。希望大家在择校时能理性看待。
博文明道学院爱国爱港爱澳,致力于中国内地、香港、澳门三地优质教育培训交流。学院专注港澳名校升读,是内地生香港学习全过程服务商,也是港澳名校升读闭环陪跑者。